2016年5月28日 星期六

來自印度的羅馬金幣

一直以來,錢幣的質料成色,流通範圍,甚至鑄造和仿造數量,都是一個地區或政權的力量體現。對喜歡羅馬錢幣的小弟來說,成色甚高,在整個帝國版圖暢通無阻,甚至流出國境以外的奧維烏斯金幣(又譯為奧雷)AV aureus,既是剛才所說的幾個方面的總和,更常常是只可遠觀的一個夢想而矣。然而三年前小弟終於得到一枚,身世殊不簡單之餘,也道作出近二千年前的國際貿易的盛況。
正面的刻字看來是TI CAESAR DIVI AVG F AVGVSTVS,乃‘台比留烏斯.凱撒.莊嚴/已為神的奧古斯督的兒子.奧古斯督’,和皇帝台比留烏斯Tiberius的頭像,背後是PONTIF MAXIM‘大祭司’,台比留烏斯的繼母,即奧古斯督的妻子妮維婭以和平女神的模樣Livia as Pax坐著,手中拿著長杖和柑欖枝條。
幣邊的受損程度不高而仍然金光閃閃。
不難想像,諸君看見如此品相–台比留烏斯的面孔被那刀痕毀了容貌,正背兩面都因為起了疙瘩而面目糢糊,幣身更長了看來紅紅的銹色patina(又稱為色漿?)–的金幣以後,定必大嘆小弟不過如此!但對向來愛找替代品的小弟來說已不簡單,不用找來包金或者包銀的夾心偽幣fourree(少一個r或者e都可以)就算是更上一層樓了。更重要,也就是這金幣的奇特地方,乃其來自印度而非羅馬的來源。
公元一世紀羅馬與印度的貿易航線。
羅馬世界與印度貿易的最高峰,是帝國初期朱利奧-克勞狄安Julio-Claudian dynasty朝代的時候。印度的香料,寶石,衣料,猛禽,與來自中國漢朝的絲綢在當時乃搶手貨物,羅馬人們爭相以高價購入這些舶來品,於是大量高值的奧維烏斯金幣和第納爾銀幣AR denarius就被投放在與印度的貿易之中。印度人對這些成色甚高的羅馬錢幣甚為歡迎,還因此聚積了巨大財富。

羊毛出自羊身上。印度從貿易中聚積的龐大利潤,其實就是羅馬的財富,而羅馬在與印度的貿易中幾乎是一面倒的輸出錢財向外購買,就即是所謂的貿易逆差了。羅馬的精英階層還是有人發現問題所在,就如台比留烏斯皇帝在公元22年就在給元老院的信中痛陳此一現像,而學者兼政治家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就說過每年有5.5億塞斯特堤烏斯(又譯為塞斯特)sestertius流至印度等地!塞斯特堤烏斯是當時羅馬人用來計算貨幣的價值單位,就像今天的‘元/圓’,以四枚換一第納爾計算,外流的就有1.375億第納爾;再以一枚第納爾重3.5克計算,便可知道當時羅馬白銀外流的鉅大數目。
三枚奧維烏斯金幣出土自今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的普杜果泰Pudukkottai地區,現藏於大英博物館之內。(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)
在大量羅馬金銀幣流通印度的同時,亦有大批模仿的金銀幣出現。這些仿品卻也‘貨真價實’,成色,大小及重量與來自羅馬的正品可說是毫無二致,比如小弟擁有的一枚就是其中之一,直徑20毫米,重量7.22克,與正品非常接近。

與正品的唯一差異,就是幣上刻文與圖案的美術風格。要分析這個差異,就要先分析古人們造幣或者仿造的方法:澆鑄與槌打了。澆鑄法cast(ing),就是把液態金屬倒進預先製作的模具之中,待冷卻成形後打開模具取出。用這種分法造出來的錢幣的刻字,圖案以至幣面常常糢糊不清,有的會產生一點一點較大的小洞,甚至出現一塊塊疙瘩。對仿造者來說,沒有官模也不是問題,因為只要一枚真幣就可以翻造模具:只要將之塞進陶泥(或沙,蠟??)中取得大小和形狀,(略為加工後?)就可以倒進金屬,作為仿造錢幣的模具了。
本文介紹的仿品就是用翻模法澆鑄出來的產物,所以刻字不清糢糊,正面台比留烏斯頭像面目不清,和背面妮維婭座像長了大塊疙瘩的毛病,都是遺傳自澆鑄法的先天不足。然而用翻模方法造出來的仿品,在一定程度上都會較像原來的正品,所以台比留烏斯和妮維婭的輪廓看起來順眼,而不像自行雕刻造模的仿品般怪形怪相。

說自行雕刻造模的仿品怪形怪相當然有其原因。接下來我們看的是一枚以搥打strike(striking)/hammer(ing)方法造出的仿幣,來自一名網上賣家,據稱乃出土於印度西北的印度河River Indus流域一帶。驟眼一看,這枚模仿品的突出之處,也就是它跟羅馬正品的最大分別,在於正背兩面的刻圖:先是正面頭像的頭髮一枝一枝的,使原本正經的羅馬皇帝看起來很是粗野;眼睛張得大大卻了無神氣,好像在發白日夢似的;加上其嘴臉,唔,很像漫畫蠟筆小新的主角小新生氣時鼓起面孔和弄長嘴巴樣子。背面的妮維婭的髮型像極‘龍珠’動漫的孫悟空,拿著長杖的右手乃呈曲線而不分上臂下臂,伸出的左手手掌也甚為巨大,野性十足跟羅馬銀幣上的正品妮維婭像大異其趣。
(圖片來源: Palmyra Heritage)
此類仿品第納爾來自模仿正品的文字圖案的雕刻模具,以搥打的方法造出。既然是模仿,那就不可能和正品完全一樣,故幣上的文字就略有出入,甚有當地文字的書寫風格,比如正面的IAPIAR DIVI AVG F AVGVS而不是TI CAESAR DIVI AVG F AVGVSTVS,背面也不是PONTIF而是PONTIK。對照一下正品就一目了然:
(圖片來源: www.wildwind.com/coins)
對了,諸君有沒有留意剛才三枚奧維烏斯金幣,以及小弟的仿品金幣,正面的頭像不約而同都被人用刀劃破了面孔,跟其他從印度出土的羅馬金銀幣的遭遇一樣呢?對於這些只劃在頭像的刀痕,小弟見過的解釋有二:第一,這些只不過是驗證錢幣真偽的試剪口test cut,剪在正面頭像乃因為該處是錢幣最厚最突出的地方,不需剪的太入即可看見當中是否銅芯。第二個解釋,就是印度當地的統治者們為了宣示主權,所以把這些外來錢幣上代表權力的肖像劃去。

這些模仿羅馬款式的金幣銀幣在印度用作本土貿易之用,和正品一起在印度各地皆有出土,足以證明羅馬錢幣在當地的受歡迎程度。另外一種見解則認為,是羅馬商人在第納爾銀幣的成色下降(大約公元64年),以及奧維烏斯金幣減重之後,根據以往的錢幣款式和成色標準來仿造錢幣,目的是為了恢復人們對羅馬錢幣的信心和穩定商業發展。若真如此便可解釋仿製者的身份和仿品的出現時間。

但無獨有偶,因為從考古發現來看,弗拉維安朝代Flavian dynasty及之後時代的錢幣出土數量,遠不如之前的朱利奧-克勞狄安朝代的多,也就表明了羅馬與印度之間的貿易在尼祿死後步向嚴重衰退。考之歷史,乃尼祿年間和公元69年的‘四帝之年Year of four emperors’的耗費過多,使社會上層既無心也無力繼續以往朱利奧-克勞狄安朝代的奢侈風氣,加上弗拉維安朝代的韋仕巴斯安Vespasian父子們奉行的節約政風,使羅馬世界對來自印度的奢侈品需求大減。同時印度南部也局勢動蕩,戰火四起使居住當地的羅馬商人撤離,對大不如前的貿易無疑是雪上加霜。

除了大量流出國門成為國際貿易以及印度本土的交易媒介,造就出大量成色重量極為接近的仿品同時流動之外,羅馬世界對當時的印度錢幣也產生一定影響,就像強勢的貴霜帝國Kushan Empire的金幣的重量和成色標準,就是從奧維烏斯金幣而來, 一直維持至公元三世紀貴霜步入衰退之時,此外亦有熔掉羅馬奧維烏斯再造貴霜金幣的意見出現。鄰近由塞種人Scythians建立的西郡太守Kshaharatas亦有港口對外貿易, 是故其銀幣也受羅馬第納爾所影響。
羅馬與印度的貿易最終在公元三世紀初期完全中斷。至公元五,六世紀也曾曇花一現。

後記:
看見金幣上的台比留烏斯肖像和妮維婭/和平女神座像,諸君有沒有想起相同設計,且被冠稱為‘上貢的便士tribute penny’的第納爾銀幣呢?在聖經的福音書中記載,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所出示的確是一枚第納爾銀幣。但在後來的偽經(杜撰或者偽托某人書寫的經典)<多馬福音>中,那些試探者給耶穌基督看的卻是一枚金幣。其實是金幣銀幣本來就意義不大,加上偽經始終有嘩眾取寵把銀幣寫成是金幣的嫌疑,但在這個是非不分的年代,除了偽經可以被平反為正典外,若根據‘上貢的錢幣’的假設邏輯,大概幣商們又會把刻有妮維婭/和平女神的台比留烏斯金幣吹捧為‘黃金版上貢的錢幣’吧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